一、什么是圣日?
回答:经上说:『神赐福给第七日,定为圣日,因为在这日神歇了一切的工,就安息了。』(创2:3)圣日就是第七日的安息日,也称为『主的圣日』(尼8:10;赛58:13)。
二、安息日的起源怎样?
回答:神起初创造天地万物,在六日中完毕,第七日就歇了一切的工。不单是祂自己歇了工就算了,祂还立定了不可废除的三件事:(1)设立了安息日,(2)赐福给第七日,(3)定第七日为圣日。从此圣安息日在世界上流传不废,成了七日周而复始的制度。
三、安息日是为谁设立的?
回答:『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』(可2:27),祂和人有最密切的关系。第六日创造了人,这安息日接着就设立了。神所以在第七日歇了一切的工,因为在神创造计划中有了『人』,是最后的工作,而且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(创1:31)。人被造成之后,神又将管理全地的权柄赐给人。人在地上既有管理的工作和责任,也必须有第七日的安息。所以说,安息日是神因为有了人才设立的。
四、神设立安息日,对于人类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?
回答:1.使人纪念神创造天地万物之工:第七日的由来,乃根据六日中创造之功的成就,其作用在使人有追本溯源的纪念。虽年代久远,这一周期的第七日,不断告诉人类:天地万物的来历,并不可忘记创造的主宰。许多不认识神的人,即因不明白天地万物的来历,以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自然或偶然而有的。渺渺茫茫,不可穷究。但圣经告诉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去认识神,就是借着所造之物,『可以晓得,叫人无可推诿』。
万物摆在我们的眼前,其来源、声息、化育、运行、巧妙、秩序、博大、精细,当然不是所谓自然或偶然而有的答案所能使人满意的,必须有一位造物的主宰。我们越知道宇宙万物的伟大与巧妙,则承认神的创造亦愈无可推诿了。这个安息日就是神创造的纪念日(出20:11),向人类启示造物者的存在。故神说:『以我的安息日为圣日,这日在我与你们中间为证据,使你们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。』(结20:20)。
2.使人在神赐福的日子蒙福:『神赐福给第七日』,这不是一件小事。许多人轻视了这一点,以为日日都有神的赐福,不专在第七日。不错,神赐福固然日日都有,但『第七日的安息日』却是特别的赐福日,与别日不同。在平日神赐福的动机,乃是为着人的缘故,某人或某事使神喜悦赐福。但以一个日子为赐福的对象,只有『安息日』。
这一日的赐福,是为着日子。『赐福给第七日』这一句,就是说,到了第七日神就赐福下来,每七日一次是固定的,永不改变。再创造的六日中,神曾赐福两次,一在第五日,赐福给有生命的活物使牠们滋生繁多(创1:22)。一在第六日,赐福给人,使他们生养众多,遍满地面,治理这地,并管理海里、陆上、空中各样的活物(创1:28)。至今世界上许多动物和人类,不断生养繁殖,人类尚拥有管理全地的权能,这都是神赐福的结果。
可知神的赐福,自古以来是不落空的。照样,神赐福给『第七日』,也是从古到今不落空的。第六日是属世的福,第七日是属灵的福。有灵的活人,不但有属世的福,更要得着属灵的福(弗1:3)。神在第七日赐福,对日子的本身原无所作用,可能得到安息日之福的,却是人类。凡人谨守这日而仰望神所赐的福,就必得着了。
3.使人知道是叫人成为圣的:经上说:『将我的安息日赐给他们,好在我与他们中间为证据,使他们知道我耶和华是叫他们成为圣的』(结20:12)。神不但赐福给第七日,且『定为圣日』。将此日分别为圣,可知神对此日的重视,神说『我的安息日』,即因此日经神命定为圣。今日仍有很多人不明白神『定为圣日』的重要性,以为任何一日都可为圣,或以为日日都是一样的,又有些人自以为某日比某日强。这都是出于人意的假定,不是神的命定。须知神的命定是有权能的,祂命定第七日为圣日,就永不改变,因祂不能背乎自己。
神的命定也是有意义的,祂为什么不命定第一日(即星期日)为圣日,却选择第七日(星期六)为圣日呢?因为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,第一日只造了光,还没有人,直到第六日有了人之后,这安息日才设立了。同时,神也在这日安息了,所以才定第七日为圣日。可见神并不是看『日日都是一样』的。人的偏见和私意,自以为『这日比那日强』,甚至将别的日子,来胡乱代替神的圣日,这都是不法。神既命定第七日为圣日,我们就要守第七日为圣日,这是无可异议的。
神既将圣日赐给我们为凭据,其旨意是使我们知道神是叫我们成为圣的,这不仅以色列人如此,在蒙神选召的外邦人也是如此(赛56:6-7)。安息日既开始于无罪圣洁的时代,也只有无罪圣洁的人,才能真正的享受。神的旨意,不仅叫我们知道此日为圣,乃是要叫我们成为圣洁的子民,这才满足了神的要求(彼前1:15;2:9)。
4.使人有享受身心安息的权利:人类始祖在伊甸园中所过的生活,是圣洁无罪的,但不是游手好闲。神安置他们在园中,使他们修理看守(创2:15),又交托治理全地的责任。既有工作的责任,也必有安息的权利。神是永不疲劳的,祂的安息乃为工作完毕。但人是从尘土受造出来的,不能不需要安息。自人类堕落,伊甸园清高安乐的生活已保持不住,因犯罪沦于终身劳苦,汗流满面才得餬口(创3:17)。在心灵里面,更有愁烦忧虑的重担,都需要得着安息舒畅的福乐(太11:28-29),这也是安息日为人设立的作用。所以经上说:『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,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』(赛30:13)。
5.使人仰望进入将来另一大安息日的应许:第七日的安息深具预表作用。神叫人记念安息日,亦为着未来还有一个更大的安息日,要赐给祂的子民。希伯来书特别强调此点:『我们既蒙留下有进入祂安息的应许,就当畏惧,免得我们中间,或者有人似乎是赶不上了』(来4:1)。以色列人蒙神引领出了作奴仆的埃及,进入安息美地的迦南,这就是预表神应许我们能进入祂的大安息。这个大安息的禧年,是在『安息日的主』第二次降临的时候才揭幕的。
圣经明说:『必另有一个安息日的安息,为神的子民存留。因为进入那安息的,乃是歇了自己的工,正如神歇了祂的工一样。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,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』(来4:10-11)。今日作为神的子民,应该仰望进入将来的那安息,也就是神所应许『你们得救,在乎归回安息』的最后实现。
五、安息日在历史上断续的情形及原因何在?
回答:自始祖犯罪堕落离开乐园,安息日的真正福乐,即不复为人类所充分享受。到了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,惨受作苦工的虐待(出1:14),此时更无享受安息之可言。以后神用大能的手,救赎沦为奴隶的以色列人出埃及,其目的就是解除他们的痛苦,领他们进入神的安息美地—-迦南。在旷野神降下吗哪的时候,将他们许久无法享受的安息日重新赐给他们。
摩西说:『明天是圣安息日,是向耶和华守的圣安息日。』又说:『你们看,耶和华既将安息日赐给你们,所以第六天祂赐给你们两天的食物,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,不许什么人出去』于是百姓第七天就安息了(出16:3-30)。以后又有一时期,以色列人被掳于巴比伦七十年,得释放之后,才恢复守安息日(尼13:22)。此时以色列人不是埃及和巴比伦的奴隶,是属神的子民,所以才有资格享受神所赐给的圣安息日。
六、安息日什么时候列入神的诫命之中?
回答:以色列人出埃及,到了西乃山,神才将安息日列入十条诫命中,传谕世世代代遵守,并揭示两大要义:
1.『因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万物,第七日便安息,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,定为圣日』(出20:11)。
2.『你也要纪念你在埃及地作奴仆,耶和华你的神用大能的手,和伸出来的膀臂,将你从那里领出来,因此,耶和华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。』(申5:15)。
据此,诫命中说到守安息日的主要意义,是使以色列人,(1)纪念神的创造。(2)纪念真神的救赎。
这两大纪念,是以色列人应守安息日的本分,诫命中的安息日,其立法精神即在于此。
七、我们不是以色列人,也没有在埃及作奴仆,何必守安息日纪念神的创造和救赎呢?
回答:纪念神的创造和救赎,并不限于以色列人的事。有人以为诫命中规定守安息日的本分,是专限以色列人,与我们无干。此乃错误。信主的外邦人,同样地在神的创造和救赎之内,我们虽没有在埃及地作奴仆,岂不在撒但权下作罪的奴仆么(约8:34)?这正和以色列人在埃及做奴仆是一样的。古埃及法老王即代表撒但,我们蒙主救赎脱离撒但的权下,正如以色列人蒙神赎出了埃及一样(徒26:18)。所以,诫命中规定守安息日以纪念神的创造和救赎的意义,并不是单适用于以色列人,也更确切地适用于蒙神救赎的基督徒。
八、守安息日,是否以诫命的规定为唯一的根据?
回答:圣安息日的设立。比西乃山的诫命更早二千多年,在无罪的乐园时代,就有了安息日,可知它是超越罪恶,又超越律法。在西乃山之前,神已经将安息日赐给以色列人了。故此守安息日,不必以诫命的规定为唯一的根据。今日许多人以为安息日是诫命的产物,把它当作纯律法的性质,实属错误。须知神乃是将安息日放在十条诫命中,不是用诫命产生出安息日来。
它既可以藉诫命以显明其尊严性,也可以离开诫命以显明其超越性。神将安息日放在十条诫命中,其用意原是叫以色列人,世世代代遵守,使其不忘记神的创造和救赎。诫命是道德性的,安息日并非一种暂时的律例,乃是一种道德上的本分。例如孝敬父母是道德,纪念神的创造和救赎也是道德,因此安息日的纪念,必须放在道德性的诫命中(出20:8)。
十条诫命是神亲自写的(出24:12),是圣洁、公义、良善(罗7:12)、全备(雅1:25;诗19:7),不能废去的(太5:16)。安息日放在诫命中,益增加其重要性,也就是确定了这一日是不能废去的。所以,为诫命的缘故而遵守安息日固属合理,却不必为诫命的缘故,也有应守安息日的重要根据,就是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,而基督也是安息日的主。作基督徒的人,纵使敢废掉神的诫命,难道也有权柄废掉有基督为主的安息日么?
九、有人说:『安息日是神单赐给以色列人的,作为与他们立约的证据(出31:16),我们外邦的信徒,可不必守安息日』。这话对不对?
回答:不对。安息日是超种族的,不单赐给以色列人,乃为普天下『人』设立的,所以没有犹太人之先,就有了安息日。神将安息日作为与以色列人立约的证据,使他们知道耶和华是他们的神,又是使他们成为圣的(出31:13)。但神当然也是外邦人的神(罗3:21),也是使外邦人成为圣的(林前1:2)。在旧约时代,外邦人因与神联合,要事奉神,就是守安息日不干犯,又持守神的约的人,神必领他们到神的圣山(赛56:6-7)。可见外邦人也可以有分于神的安息日和祂的约。按灵性说,外邦信徒因属乎基督,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(加3:29)。
十、新约恩典时代的基督徒,还要遵守旧约律法的安息日么?
回答:圣安息日的本质,原是超越律法的。自摩西从西乃山传布诫命起,犹太人所守的,是律法的安息日,所以十分严谨,无论何工都不可作,干犯这日的,其罪非轻,甚至治死(出31:14-15)。到了主耶稣降世,犹太人还是按律法严守此日,他们也屡次攻击主耶稣对安息日所抱的新态度(太12:2;可3:3;路6:7;约9:16)。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,同时,基督也是恩典时代的开始。基督在世以『安息日的主』自居,把律法的安息日,一变而为恩典的安息日。犹太人从纯律法的观点,认为在安息日不可做事,主耶稣则以恩典的立场,在安息日多作善事(太12:12)。
然而,主耶稣并不改变从创世以来神所命定的『第七日』,祂仍照平常规矩在安息日进会堂读经教训、医治病人(路4:16;可1:21-22)。所以,新约的安息日,日子并不改变,也是不能改变的。只因进入了恩典时代,与犹太人以纯律法为立场的遵守不同而已。
十一、有人说:「凡遵守第七日(星期六)的安息日,都是属乎律法以下,仍被奴仆的轭挟制。」这话对不对?
回答:恩典的安息日,虽然仍旧是第七日,但这日已不属于纯律法的范围,因为有主耶稣基督作了安息日的主。但主耶稣来,并非要废去律法,祂说律法的一点一画都不能废去,都要成全(太5:18)。这就是指着十条诫命的原则不能废掉,因它包括了爱神和爱人的两大纲领(可12:30-31)。神之所以亲手写十条诫命在两块石版上,就是与摩西所传布的其它律令典章有所分别(申4:13;王下21:8)。
主耶稣在世时,也教训人要遵守诫命(太5:19),祂很明白的说:『你若要进入永生,就当遵守诫命。』(太19:17-19),这就是不抹煞诫命的道德性,因为无论如何,遵守神的诫命,总不至与信耶稣进永生有相反的矛盾,却有相成的作用。今日很多基督徒矫枉过正,大有『因信废了律法』的危险(罗3:31)。有人因反对安息日,不惜也反对神的诫命;有的人单独反对诫命中第四条的安息日,却拥护其它的九条,这和天主教胆敢取消第二条『不可拜偶像』的作风同出一辙。
须知『只在一条上跌倒,他就是犯了众条』(雅2:10-11)。在神的诫命上随私意的好恶,擅自改变取舍,这是何等重大的罪过!神已经让主耶稣作安息日的主,因祂所带来的恩典,为我们『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,攻击我们碍于我们的字据,把他撤去,钉在十字上』(西2:14)。『先前的条例,因软弱无益,所以废掉了』(来7:18)。这种『律例』和『条例』,即属于摩西所教训的律例典章(申4:1),多是关于礼仪性质的,不能与十条诫命等量齐观。『这些事连那饮食和诸般洗濯的规矩,都不过是属肉体的条例,命定到振兴的时候为止』(来9:10)。
例如规定守安息日的条例,不能捡柴、不能炊饭、不能挑担、不能买卖、不能远行、不能做工、家畜不能放牧等等,相当严格,在律法时代不得不如此遵守。又因人肉体的软弱及环境的困难,有所不能守(罗8:3),不能守就遭到那条例无情的攻击,因此对于人反成为『有碍无益』的字据。这些先前的条例,因无益被废掉了。所以现在恩典的安息日,只是无益条例的撤除,而不是原定日子的推翻。现在遵守这日毫无辖制,反觉真自由、真安乐。犹之乎同是一个日头,在夏天时炎热可怕,到了冬天,只觉得它有非常可爱的光线和温暖了。
十二、天主教在什么时候,将安息日改到星期日?有什么证据?
回答:历史记载天主教于主后三三六年,在老底嘉会议时,决定将安息日(星期六)改移到星期日(七日的第一日)。天主教自己坦白承认此事,且以此事做为其独掌神权的自夸(帖后2:4),正应验了但以理书的预言(但7:25)。天主教改移安息日的事实,历史学家及各教会著作上的证明,也不一而足。别的不说,只看天主教香港真理学会出版『信者要理问答』一书,在论到十诫的那一段,曾记述改移安息日的事实,已足提供有力的证据,兹将该书原文照抄如下:
Q:第三诫是什么?(按天主教的十诫把原第二诫不可拜偶像除去,以第四诫递升为第三,把第十诫分剖为二,以全十诫数目—编者注)。
A:第三诫是瞻礼之日,就是撒巴同(撒巴同即安息日)。
Q:撒巴同是哪一天?
A:撒巴同是瞻礼七,即星期六。
Q:为什么我们都守主日,而不守撒巴同?
A:我们守主日而不守撒巴同,是因为公教会在劳地亚公会议上,耶稣降生后336年,将教会的庆典由星期六移到了星期日。
Q:公教会为什么使星期日代替了星期六?
A:公教会使星期日代替了星期六,是因为基督自死者之中复活是在星期日。
Q:公教会用什么权能,使星期日代替了星期六?
A:公教会用耶稣基督付给它完满无缺的神权,使星期日代替了星期六。
十三、天主教改变安息日前,星期日的宗教背景如何?
回答:守星期日的习惯,是古代拜太阳的宗教发起的。此宗教在波斯发生,渐传至希腊与罗马。当基督教传至罗马后,太阳教也发展甚速,竟得罗马皇帝拥护,而基督教却受歧视逼迫。太阳教最早用曜制,分七日为七曜,星期日为『日曜』,又以第一日(日曜)所拜的太阳为至尊。这一天许多奉太阳教的罗马人都放假停工,宴乐寻欢,敬拜太阳。那时在罗马基督教的领袖,为讨好太阳教徒,就渐渐被异教之风摇动,深受沾染,也守太阳日,美其名曰『主日』,借托记念耶稣在七日的第一日复活为理由,以支持这一转变,对于原有的安息日(第七日)遂致轻忽。
到公历321年,罗马皇帝康士坦丁颁布律法,明令在星期日停工,敬奉太阳。到336年,那已经变质而成为罗马的天主教,便在老底嘉召集大会,正式决定将安息日的崇拜圣礼,改移到星期日,一直流传至今。历史是不能推翻的,天主教自己明白承认以星期日代替了安息日,借口纪念耶稣在此日复活的理由,其实是接受了太阳教的异端。可见星期日始终是外邦邪教的记号。
十四、难道初期使徒时代的教会,都没有守星期日么?
回答:没有。圣经中找不出『星期日』的字样,启示路1章9节的『主日』,并不是星期日,也不是指着『七日的第一日』说的,圣经中没有丝毫证明七日的第一日就是『主日』?天主教将安息日改移到星期日的理由,是因耶稣在七日的第一日复活,现在许多守星期日的各教会照样以这一点为其根据。但圣经中绝无记载使徒因耶稣在这日复活,就把安息日改移于七日的第一日(星期日)。相反的,使徒在耶稣复活之后,仍照常守安息日,兹以外邦使徒的保罗为证。
1.保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:『在安息日进会堂坐下,读完了律法和先知的书…』『到了下安息日,合城的人,几乎都来聚集,要听神的道』(徒13:14-44)。
2.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:『当安息日,我们出城门,到了河边,知道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,我们就坐下对聚会的妇女讲道』(徒16:13)。
3.保罗和西拉在帖撒罗尼迦:『在那里有犹太人的会堂,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,一连三个安息日,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』(徒17:1-2)。
4.保罗在哥林多:『每逢安息日,保罗在会堂辩论,劝化犹太人和希利尼人』(徒18:4)。据此,可见除主耶稣『照平常的规矩』,在安息日进会堂外(路4:16),在耶稣复活之后的使徒,也是『照素常的规矩』,每逢安息日进会堂。足证使徒仍守安息日,是照着自己素常的规矩,并不是专为着犹太人而守的。使徒一方面为着自己守安息日,一方面也在这日对犹太人论道。
十五、耶稣在『七日的第一日』复活,是否可作为废去原有安息日的理由?在圣经中有否以第一日代替第七日的证据?
回答:耶稣是安息日的主,因之,我们有理由相信,祂必永远支持祂的安息日,祂绝对没有吩咐门徒在『七日的第一日』复活之后,就不要守安息日。祂既不废掉神的诫命,断没有单独将诫命中的安息日废去之理。圣经记载主耶稣在七日的第一日复活,不过是证明死后第三天复活预言的应验,绝无以此日代替第七日的作用。主从死里复活,是福音的事实(林前15:3-4),这事实与安息日绝无不能并存的冲突存在。为什么主复活的日子,竟取代了安息日?这是找不出真理的根据的。
难道主复活之后,就不是安息日的主么?主的受死和复活都是福音,宣传这福音,便足拯救一切相信的人(罗1:16)。并不是纪念主『受难日』和『复活日』才能得救,也不是必须以『复活日』代替『安息日』才能纪念主的复活。守星期日的教会常引用『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。』(诗118:24)这日子未必就是专指主耶稣的复活日,主为罪人死的日子,何尝不是神所定的(罗5:6)?乃至主降生的日子,也是神所定的(加4:4)。
这些日子,虽然都应验在主耶稣身上,但圣经却没有指定这些日子为纪念日。只有安息日(第七日)是神从古以来所定的圣日,应该纪念遵守。此外,现在天主教基督教所定的许多节期,在新约圣经都没有应守的教训和榜样,那是属乎人的吩咐和遗传,不足为训。
十六、『七日的第一日』在圣经中是否成为一个新的安息日,被使徒采用为经常周期的遵守呢?
回答:『七日的第一日』这一句,在新约圣经中共有八处:
1.『七日的头一日,天快亮的时候』(太28:1)。
2.『七日的第一日,清早出太阳的时候』(可16:2)。
3.『七日的第一日清早,耶稣复活了』(可16:9)。
4.『七日的头一日,黎明的时候』(路24:1)。
5.『七日的第一日,清早天还黑的时候』(约20:1)。
6.『正当那日(七日的第一日)晚上』(约20:19)。
7.『七日的第一日,聚会擘饼的时候』(徒20:7)。
8.『每逢七日的第一日,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留着』(林前16:2)。
研究以上经节,1-6是四福音记载耶稣在七日的第一日复活的事实,为了证明主死后三天复活预言的正确性,所以必须指出七日的第一日的时间性,其意义不过是证明主复活预言之应验而已。门徒们正当那日晚上,因怕犹太人,在屋里关门,不是在那里庆祝主的复活。所以主在那天晚上就向他们显现,使他们相信,并没有吩咐门徒从此要守这一天,以纪念祂的复活。
第7处记保罗在特罗亚住了七天,在七日的第一日聚会擘饼,因为保罗要于次日起行,故作此特别聚会,并非经常都是如此。
第8处是保罗嘱咐哥林多教会,每逢七日的第一日,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,抽出来留着,有新译本作:『要照自己所得的盈余,放在身边储藏着。』可见并非只每逢七日的第一日,到礼拜堂去奉献,乃是在第一日把捐款抽出来『留着』以待奉献,免得临时现凑。
以上八处『七日的第一日』的经节,都不能作为应改守『星期日』的证据。如果当时使徒不守安息日,而改守七日的第一日,这是件大事,圣经应当有明确的记载,如同使徒力争不必受割礼那样明白的记载一样(徒15:10)。但新约圣经不但没有提及安息日应随割礼而俱废,相反的,作为教会柱石的雅各,在当时却证实说:『从古以来,摩西的书在各城有人传讲,每逢安息日在会堂诵读。』(徒15:21)所谓『从古以来』,即指从古一直到使徒时代,每逢安息日都有人传讲摩西的书,可见守安息日在使徒时代教会是绝对没有异议的了。
十七、歌罗西书2章16-17节说,安息日等『原是后事的影儿』,那形体确是基督』,是否指基督既来到,安息日就不用了呢?
回答:第七日的安息日深具预表作用,意义重大,不单是纪念过去的创造,也是展望未来后事的实现。就是必另有一个为神的子民存留的安息(来4:9),等基督第二次再来的时候才实现。那时不再有黑夜,也不用灯光、日光(启22:5)。这就是我们最后所盼望的后事。所以歌罗西书2章16-17节说:饮食、节期、月朔、安息日,都是后事的影儿。有的已实现了,如逾越节已由影儿到形体(林前5:7-8)。旧约饮食上的规矩,也命定到振兴的时候为止。但饮食的本身,却不能废掉。照样,守安息日的条例,在新约有的已用不着,但安息日的本身却不能废掉,如同饮食不能废掉一样。安息日的后事,还要等候基督第二次显现才最后实现。『因为进入那安息的,乃是歇了自己的工,正如神歇了祂的工一样。』(来4:10)
十八、要怎样纪念安息日,守为圣日呢?
回答:恩典的安息日,不是难守的,断不像旧约律法时代,在安息日动辄得咎。神将安息日赐给我们,原是叫我们得着福乐,并非因它受苦受罪。这福乐以属灵为主要,肉体也随灵性的福乐而得畅舒。主耶稣说:『你们当负我的轭,学我的样式,这样,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。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,我的担子是轻省的。』(太11:29-30)在安息日,我们若肯负主容易的轭,学主的样式,向祂照平常的规矩,在安息日进会堂与神亲近,就必得着安息日的真福乐。因为主耶稣是安息日的主,祂曾在安息日解救了许多人肉体上和灵魂上的痛苦。所以,我们守安息日应该注意做到下列各点:
1.参加圣会:『六日要做工,第七日是圣安息日,当有圣会。』(利23:3)『不可停止聚会,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。』(来10:25)
2.敬神圣所:『你们要守我的安息日,敬我的圣所,我是耶和华。』(利26:2),『选择何处为立祂名的居所,你们就当往那里去求问。』(申12:5)
3.诵读圣经:『从古以来,摩西的书,在各城有人传讲,每逢安息日,在会堂里诵读。』(徒15:21);『耶稣….在安息日…进了会堂,站起来要念圣经。』(路4:16)
4.特别祷告:『当安息日,我们出城门,到了河边,知道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。』(徒16:13)
5.聚集听道:『到了安息日…都来聚集,要听神的道。』(徒13:44)
6.谨慎言行:『谨守安息日而不干犯,禁止己手而不作恶,如此行,如此持守的人,便为有福。』(赛56:2;58:13-14)。
7.传道行善:『在安息日进会堂教训人。』(可1:21)『在安息日行善事是可以的。』(太12:11-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