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几年,随身WiFi成了不少人的出行必备品,尤其是经常出差或者喜欢旅游的用户。灿电随身WiFi作为市场上较新的产品,宣传主打"稳定网络"和"长续航",但实际用起来到底怎么样?今天咱们就抛开广告词,从普通用户的角度,聊聊真实体验。
一、开箱初印象:比想象中更小巧
拆开包装盒,第一感觉是这设备比常见的充电宝还小一圈。官方参数显示尺寸是10.5cm×6.8cm×1.5cm,实际握在手里跟普通智能手机差不多薄。外壳用的是磨砂塑料材质,防滑效果不错,但稍微有点容易沾指纹。
接口和按键设计
设备顶部集成了所有功能接口:一个标准USB-C充电口、一个电源键、一个LED信号指示灯。侧面有个隐藏的SIM卡槽,需要用取卡针打开。比较贴心的是自带挂绳孔,穿个腕带挂在包上能防止丢失。
部件
规格
电池容量
5000mAh
网络制式
支持4G全网通
最大连接数
10台设备
二、实际使用体验:这些细节要注意
开机后约30秒完成网络搜索,首次使用需要扫码绑定小程序。整个过程还算流畅,但遇到个小问题:说明书上的二维码被压在了包装盒夹层里,找了半天才发现。
网速测试数据
在北京四环内多个地点实测,下载速度基本维持在25-40Mbps之间。这个表现看视频够用,但如果是需要传大文件的话,建议避开晚高峰时段。有意思的是,在电梯里居然还能保持5Mbps左右的网速,这点超出预期。
多设备连接表现
同时连接手机、平板、笔记本电脑三台设备时,刷网页、发微信都没问题。但开始视频会议后,如果再有设备加入,能明显感觉到网速分配不均。建议重要会议时最好不要超过3台设备同时使用。
三、网络稳定性:这三个场景很关键
随身WiFi最怕的就是信号时好时坏,我们重点测试了三种常见场景:
1. 高铁上的表现
在京沪线动车组实测,全程约85%的时间能保持在线。过隧道时会有约10秒的断联,但会自动重连。比较惊喜的是在时速300公里的情况下,微信语音通话基本没有卡顿。
2. 景区人潮中
周末在故宫测试时,下午3点游客高峰期,网速从平时的30Mbps降到15Mbps左右。虽然变慢但还能正常发朋友圈,比周围人的手机信号要稳定些。
3. 地下停车场
这个场景暴露出明显短板。在B3层车库使用时,设备信号显示满格,但实际网速只有0.5Mbps,基本处于不可用状态。建议搭配车载信号放大器使用。
四、续航能力:够用但别期待太高
官方宣称的12小时续航,在实际使用中要打八折。连续播放1080P视频的情况下,满电坚持了9小时42分钟。如果是普通办公使用(收发邮件+网页浏览),确实能接近标称续航时间。
省电小技巧:
① 关闭不用的设备连接
② 设置自动关机时间
③ 非必要时切换3G模式
五、优缺点总结
经过两周深度使用,总结几个核心体验点:
值得肯定的地方:
· 体积控制得当,放口袋不显臃肿
· 移动场景下的断线重连速度快
· 自带电量显示比较精准
需要改进的方面:
· 发热控制一般,长时间使用表面温度达41℃
· 管理App功能过于简单
· 不支持5G网络略显遗憾
灿电随身WiFi适合对网络要求中等、需要多设备连接的用户。如果是追求极致网速的游戏玩家,可能还是要考虑更高端的产品。价格方面,比同配置产品便宜约15%,这个性价比还算有竞争力。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地址切勿写大致范围,要具体门牌号,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无法到账! 本文由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://itmn.cn/469945.html